
青年艺术家 诗湘

在浩如烟海的国画题材中,牡丹与柿子的组合独具魅力。画家诗湘以笔墨为舟,穿梭于传统文化的长河,将牡丹的雍容华贵与柿子的喜庆吉祥,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于宣纸上,赋予作品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视觉享受。




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其丰盈饱满的花瓣、娇艳欲滴的色彩,自古以来便是画家们热衷表现的对象。在国画中,诗湘运用潇洒的笔触画出牡丹的轮廓,以浓淡相宜的配色渲染花瓣的层次。盛开的牡丹,花瓣舒展如舞,花蕊点点如星,尽显华贵大气;半开的牡丹,似少女含羞,藏着无尽的温婉与柔情。画家诗湘或用鲜艳的色彩凸显牡丹的艳丽,朱砂的热烈、胭脂的柔美,将牡丹的国色天香展现得淋漓尽致;或用简洁的水墨勾勒牡丹的神韵,以黑白灰的层次变化,诠释牡丹超凡脱俗的气质。每一幅牡丹画作,都是画家诗湘对美的理解与追求,是对盛世繁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柿子,因其谐音“事事如意”“万事如意”,在传统文化中寓意美好,成为国画中另一经典意象。柿子造型圆润饱满,橙红的色泽洋溢着温暖与喜庆。画家诗湘在描绘柿子时,注重表现其质感与光泽。以圆润的笔触画出柿子的外形,再用淡淡的赭石或朱磦晕染,使柿子仿佛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挂在枝头的柿子,在风中轻轻摇曳,与叶子的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盛放在盘中的柿子,搭配古朴的器皿,又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柿子画作不仅传递着美好的祝福,更唤起人们对田园生活的眷恋与对幸福的期许。在诗湘的画面中,牡丹的华贵与柿子的作品,传递出富贵美满、事事顺遂的美好寓意,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憧憬。

国画牡丹柿子题材的作品,不仅是视觉艺术的呈现,更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它们承载着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将吉祥如意的寓意融入每一笔勾勒、每一抹色彩之中。在当代社会,这些作品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们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让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无论是挂于厅堂,还是作为艺术收藏,国画牡丹柿子都能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与心灵的慰藉,成为传递情感、寄托祝福的重要媒介 。
文/中国艺术世界书画院院长李国良




诗湘,原名姜巧珍,曾任CCTV-10《我爱发明》编导、CCTV-17《三农群英汇》编导、CCTV-10《时尚科技秀》编导、央视网《品牌制造》节目编导,国家一级美术师,国礼画家,非遗文化传播大使,中国艺术世界书画院副秘书长,中国书画文化发展促进会会员,中华艺术家杂志社签约画家。
评论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