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向北 艺路生花"——关于艺术创作与书画家的修养

—–高胜雨教授在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上的公开课

2025年5月16日,在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期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学盟荣誉理事长高胜雨应邀出席吉林省青少年艺术协会高校美育委员会成立大会,并为现场大学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先生向北 艺路生花——关于艺术创作与书画家修养”的专题公开课。

高胜雨教授以中国传统哲学智慧开篇,将中国书画艺术比喻为”水的文化”,强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圆融境界。他深入阐释:”真正的书画创作绝非简单的视觉娱乐,而是文化修养的集中体现。正如澎湃支流终归大海,艺术家需要的是经年累月的沉淀,而非急功近利的’快炒速成’。”这番深刻的见解引发了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

在谈及艺术家修养时,高教授妙喻:”脸一日洗几次仍不干净,眼一生不洗却很明亮”,揭示艺术创作需要超越表象的观察。他特别强调:”真正的艺术魅力在于追求’物皆残缺的美好’,画家作为文化传承者,虽不能兼济天下,却可通过’独善其身’的修为,在纷繁世界中保持清澈的艺术眼光。”

本次活动通过经典作品解析,生动展现了中国书画”出笔混沌开,入拙聪明死”的哲学智慧。高教授指出:”艺术创作如同煲汤,愈久愈显真醇。绚丽的盆景终不如参天大树,唯有扎根传统,方能经得起时间的打磨。”

中国艺术世界书画院院长、中华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李国良,《中华艺术家》杂志社创办人、总编辑,《中国当代CEO》杂志总编辑胡建军,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艺术传承与创新委员会副主任何啸;国家一级美术师、非遗文化传播大使、电视节目编导姜巧珍等受邀出席活动

作为吉林省高校美育委员会成立大会的重要学术活动,这场融合艺术实践与哲学思考的公开课,为200余名高校师生带来了深刻启示。活动不仅促进了京吉两地艺术教育交流,更通过”先生向北”的学术传承,为东北地区美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

本文为外部投稿,观点仅代表作者,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侵权,请邮件至联系邮箱:Artcnncn@163.com艺众网 » "先生向北 艺路生花"——关于艺术创作与书画家的修养
分享到:
赞(0) 打赏

评论抢沙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